全国2021年4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名词解释题 31三公宰相制 答案:三公宰相制是指改承相为大司徒,太尉为大司马,御史大夫为大司空,三公共同担任丞相职责,分别对皇帝负责。 32南面官制 答案:南面官制是辽朝统治者模仿唐朝制度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汉 人的制度,南面官以汉人为主,但也有契丹人。南面官系统不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. 33封驳制度 答案:内阁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除有票拟权外,还有封驳权,即内阁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,可将诏书封还并加以驳正。 34“行宪”国民大会 答案:是以选举总统和副总统为中心议题,蒋介石被选为中华民国总统,李宗仁被选为副总统,正式确立南京政府的“ ***体制”。 3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: 1931 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- -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.大会通过了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》,选举了临时中央政府一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,正式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. 简答题 36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,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: (1) 君主***体制的时间长; (2) 权力集中的程度高; (3)思想控制方法不同; . (4)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。 37五代时期旧的施政制度影响新机构职能发挥的表现 答案: (1)皇帝为控制决策过程,将制诏权一分为三,由枢密院、廷殿学士和中书舍人分掌。 (2)保持内外朝机构和人员共同执掌发令权和执行权的状况。 (3)继续保持最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枢密院官员职务的临时差遣性质。 38清朝盛京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 答案: (1)削盛京五部为兵、刑两部,使其专管旗地官庄行政,同时裁去府尹,由盛京将军兼管兵、刑两部及奉天事务。盛京将军以奉天总督身份统辖旗、民文武,事权归一,改变了原来政出多门的状况。 (2)在地方州县官员选用上,破除满汉界限,量才录用,并将办理地方案件之权归于州县,不再与城守尉等旗官会办,从而削弱了八旗组织对地方行政的管辖权限. 39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 答案: (1)取消人民的监督: (2)加强国民党的监督; (3)扩大监察院的监督范围. 40抗战后南京国民政府执行所遇到的主要困难, 答案: (1)领导班子不力: (2)系统紊乱; (3)指挥失灵. 论述题 4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答案: 1.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,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. 2.废除井田制,承认土地私有,奠定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. 3.变法运动中,各国先后颁布法律,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。 4.废除世卿世禄制,实行官僚制. 5.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强化君主***权力。 42南京临时政府强化行政执行的主要措施及行政执行中各种阻力 答案: 措施: (1) 简化文书种类,统一公文程式: (2)规范公文处理程序,加速公文处理。 (3)革除封建称谓,使用公元纪年。 阻力: (1)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破坏; (2)临时政府内部成分复杂,意见极不统一; (3) “次长内阁”难以有效运作: (4)临时政府没有控制地方政权,难以将决策贯彻下去。 |
|